正在阅读:杨姑娘村的来历
分享文章

微信扫一扫

参与评论
0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 / 方圆文学 / 正文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杨姑娘村的来历

原创 领航文化2023/11/07 15:29:19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张洪明 作者:张洪明 2541 阅读 0 评论 37 点赞

未标题-1-恢复的.png杨姑娘村的来历

张洪明

在无棣县柳堡乡境内,有一个名叫杨姑娘的村子。说起这个村名的来历,还有一个杨天官认义女的故事。

据史料记载,杨天官,名叫杨巍,无棣县无棣镇人(公元一五一四年至一六0五年)字伯谦,海丰人。生于明武宗正德九年,卒于神宗万历三十三年,年九十二岁。中嘉靖二十六年(公元一五四七年)进土。万历中,累官吏部尚书。时申时行秉政,巍年耄肮骶多听其指挥,因是素望大损。巍工诗,撰有《存家诗稿》八卷,《四库总目》行于世。明太宰杨巍,宦绩扬名中外,文章称奇今古,与同为无棣籍的王佐、谷中虚联称同朝三部尚书(户部、吏部、兵部),名载国史。 
  杨姑娘村原来叫“前阎家”,其村北面的阎家庄叫“后阎家”。村庄所在是一片屯海之地,土地盐碱,十年九涝,百姓生活十分清苦,万历年间,杨巍是明朝重臣,人称杨天官。有一年杨巍从朝里回家探亲,路过前阎家村,乔装私访,到一贫寒人家。天官在此用餐。主人用家里仅有的少许玉米面和野菜做成菜团子招待客人,虽是粗茶淡饭,却待之如宾。天官感其诚,怜其贫,临别时告诉了自己的真实姓名和身份,认该户一女子为义女,并邀她于某月某日去朝里。

据杨姑娘村的老教书先生李云山和村主任李宝民从以前老人们那里传下来的说法,该女子并不是该人家的女儿,而是其儿媳。其本人并不姓杨,具体其姓氏已难以考证,因为是杨天官的义女,所以以后人们便称其为“杨姑娘”。

眼看着约定的日期快到了,但该女子家贫如洗,实是无以馈赠,只好忙着把当地盛产的黄蓿菜种子(当地群众称“银子”,即“仁子”)洗净晒干,磨为面子,搋上枣瓤,蒸了一锅窝头带去。这天适值杨天官生日,文武官员早已入席就座,准备开宴,差役领着女子进来了,她把窝头奉献于义父,天官令官员们品尝,“吾女为父祝寿,礼品乃‘银子’所制,请诸位尝之,有何感受?”。文武百官平时吃惯了山珍海味,而这种用黄蓿菜仁子做成的窝头也并不好吃,但大家对天官的用意也是心知肚明,因此大家尝后齐声赞曰:“香甜可口,高贵,难得!”。之后,众官员立即对女子开赏银两,二十两、五十两、一百两……这位姑娘将义父及百官所送银两带回家乡,并没有独自享用,而是用来接济乡里,散发给村里的其他村民。村民为纪念此事,于明万历45年,也就是公元1617年,将村名“前阎家”更名为“杨姑娘”。 

现在,在杨姑娘村,“杨姑娘”那种善良、淳朴、乐于助人的优良品德经过近400年的传承,已经深深的根植于全村每个人的骨子里。

 责任编辑:张洪明

微信图片_20231029110202.jpg

 


已有0人点赞

0条评论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300

专题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