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无棣历史上的埕口海关
作者:吴宝章
埕口,位于无棣县西北部,是无棣县具有悠久历史的重要集镇,处在漳卫新河的下游东侧,与河北省海兴县的香坊乡只有一河之隔,漳卫新河在埕口段流入渤海湾。
埕口河面水深岸陡,易于停泊较大帆船,是一个天然小港,此地距河口尚有20多华里,从河口去天津的塘沽只有一帆之遥(一个潮汐)。由于它天然的地理条件,因此在早年就成为具有一定规模的小型商埠。
1946年这里建立了由渤海军区第四分区工商管理局直接领导的跨县属的埕口工商管理支局。在埕口设有口海关、埕口贸易公司和盐务公司,在内地及各海铺则设有工商事务所及检查站。
1946年刚刚建立的埕口海关是与工商支局合署办公的,配有六七名工作人员,在埕口向北10里处的孟庄子,设有一个海卡,负责监督和管理进出口的船只与货物。所有船只和货物,均先停靠孟庄子接受检查,而后封舱或由干部押送埕口停泊卸货。
1947年底,海关除个别人员留守外,全部集中到无棣县参加三查三整学习,前后历时两个月。1948年初,查整后的海关机构有了较大的发展和变化,埕口工商支局与下洼工商支局合并成立海口工商支局(设在沾化下洼镇),埕口海关划归该局领导,埕口海关编制亦相应扩大,增加到30多人。为了加强严密监管,防止偷漏税,在大口河建立海卡。当年8月,海口工商支局撤销,改为渤海区进出口管理局,下洼海关升格为总关,埕口、羊角沟、利津、义和庄等地海关为分关,统一归总关领导。
当时在一切为了战争的总体动员号令下,海关的基本任务是:加强对来往于敌占区船只和物货的监督管理,直接审查和查验放行对战争与保卫和发展解放区所必需的物货进出口,禁止违禁品进口,限制消费品进口,征收进出口税和渔货产品税(1948年停止征收)查禁走私并协助部队维护海上治安,保护渔民安全。
根据当时敌我对峙的形势,为了打破封锁,服务战争,埕口海关组织和发动商人和船只,有计划地进入敌占区——天津、塘沽(少数来往于大连,也曾有宁波船只抵埕),购买解放区需要的军用物资,打破敌人的封锁。
由天津运来的大量“洋货”,由埕口运销到内地,而内地的农、土产品,又由此运去天津,一时商人云集,热闹非常。当时埕口镇仅报关代理行就有十几家之多,每家都配有专门的报关员,他们送报关单,探询估价、税率,直到把成袋的钞票送到海关缴税,海关所收税款数目也相当可观。
海关查禁走私,主要是通过海卡的检查和现场查船验货进行,海关设有一个检查股专施查船验货,以防止瞒报偷税,保障海关规定的实施。此外海关在大口河的海卡配有一个武装班和一条帆船,与坚持在海防一线的海防大队保持密切联系,共同防范敌特、海匪的骚扰捣乱,有效地维持了海上治安,加强了渔业生产的安全。 作者简介:吴宝章,1959年2月岀生。历任初中民办教师,铁道兵团政治处书记,团新闻干事,中国铁建处宣传科长,无棣县劳动局秘书,县政府调研室副主任,县委党史委主任(副县级)。2012年离岗,2019年退休。现为《老干部之家》《开心老年》《老年日报》等13家老年报刊特邀通讯员、山东省老干部书画协会会员。
吴宝章书画作品欣赏:
责任编辑:张月欣
审 核: 张洪明